关灯
护眼
    正午,暖阳高照,韩非、韩宇、姬无夜、血衣侯、张开地五人同时从王宫中走出。

    姬无夜与血衣侯聚在一起,韩宇和张开地并排而行,两个小团体隐隐的将韩非排斥在外。

    正应了卫庄的那句话,官场中就只有绊脚石和垫脚石两种,韩非无法成为他人的垫脚石,那就只能被当做绊脚石扫除了。

    就在刚刚,姬无夜推荐了韩非作为援救太子的主官,韩宇则趁机以‘姬无夜执掌兵权’为由,拉上了姬无夜作为韩非的副手。

    张开地虽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但也没有帮韩非说上一句话,完全不顾念张良与韩非之间的情谊。

    虽然韩非的本意也是想救出太子,可面对朝中的局势,韩非也只能在心中苦笑。

    韩非回国虽然还不到一个月,但他准备在韩国推行变法之事,在高层之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无论是姬无夜一派的野心家,亦或是张开地一派的守旧党,都没有人希望看到韩非成功的推行变法。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他们看不到变法之后韩国的国力会变的更强,而是因为变法就一定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

    且不说刑不上大夫这一条,变法之后,韩国必然要学习秦国的政策,招揽其他国家的人才入朝为官。

    可如今韩国的各级官位基本都由各个士家把持,例如张良所在的张家,就世代把持着韩国的相位。

    光是这一条,就是所有人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朝堂上的官员虽然都是韩国人,可他们对于家族的重视更在国家之上。韩国可以变强,他们也乐于见到韩国变强,可韩国却不能在损害他们利益的前提下变强。

    虽然韩非现在还没到满朝皆敌的情况,可大多数官员对他都不怎么待见。

    当年的秦国之所以能够变法成功,那是因为当年的秦国太弱,常年被他国欺辱,举国上下都想要变强,这才给了商鞅变法的机会。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若是商鞅换一个国家推行变法,其实未必能够成功。

    韩非虽然号称集法家之大成,但若没人支持,只靠个人的力量也是无法成事的。

    韩国的官员虽然守旧,心里只在乎自己的利益,阻碍韩非变法,但你也不能指责他们做错了。

    这世上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会将‘家’看的比‘国’更重要。

    例如张开地,他可以为了韩国牺牲自己的性命,可却不会为了韩国牺牲张家。

    在‘家灭国存’和‘家存国灭’之间,恐怕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至少对于韩国来说,国灭之后最多就是换一个人来做他们的王,与现状的韩王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相国大人,宇今日还与人有约,就不陪相国大人多聊了。”走出王宫大门后,韩宇对张开地拱手说道。

    张开地呵呵一笑,回礼道:“四公子请便,无需在意我一个老头子。”

    韩宇再次回礼,随后坐上马车,朝着与姜珝约定的地点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