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厚熜回到乾清宫,思及今日大理寺之事,心中略有感触。

    “黄大伴,将朕之前那套笔墨拿来。”

    黄锦闻言,朝乾清宫后殿走去,朱厚璁将一张特制的宣纸平铺在紫檀木桌案上。

    不多时,黄锦带来了一套绘画工具,毛笔按粗细大小依次排列,都是用上好的玉石制作的笔身。

    麦福也将两大盒颜料带了过来,摆放在了紫檀木桌上。

    黄花梨做成的大盒子里,井然有序地安放着一个个瓷盒,里面装着的是各种天然矿物颜料。

    在朱厚熜的示意下,麦福将小瓷盒依次打开,朱厚聪用清水润润笔,开始作画。

    他仅仅三两笔的功夫,大理寺的内堂就跃然纸上。

    朱厚熜再一次更换各种颜料,运笔如飞,不多时,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便出现在纸上。

    群臣揖手向东,柳红姐弟二人相拥而泣,角落里只看得到张氏兄弟的背影。

    麦福不经意地往前一凑,顿时心神就被这幅精妙的画作所吸引,仿佛下一刻画中的人物就会透纸而出。

    黄锦却感到十分好奇,当时所有的大臣向着朱厚熜行礼,那纸上应该有朱厚熜的身影,可是眼前的画上,红色占据大半,哪里看得到什么玄衣人。

    朱厚聪又拿起一支朱笔,准备在画上题词。

    他的目光一扫,却看到了大臣们官服前的白圈,手上的笔也停留了半刻。

    这个白圈,就是所谓的“方心曲领。”

    朱元璋建元洪武,登基的第二个月,便向全国颁布诏书,要求革除胡俗胡服,希望“复衣冠如唐制,百年胡俗,如中国之旧。”

    但对于明朝来说,唐已经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时代了,在具体的实践中,百姓们还是自发将服饰向宋靠拢。

    而这方心曲领,便是一个看似仿唐实则像宋的白圈。

    但真正隋唐时期的方心曲领,指的却是一块方形的布围在领口处,目的是避免内衣的衣领壅塞。

    朱厚熜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不喜,衣服上套一个奇怪的白圈?

    随即他让麦福将这幅画

    m.收了起来,再次动笔挥毫,重新画了一幅,区别只是官员的衣服上少了这个白圈。

    朱厚聪看着新鲜出炉的画作,淡淡点头,提笔写道“为生民立命!”

    “黄大伴,派人将这幅画裱起来,以后就挂在乾清宫的左殿吧。”

    黄锦抽身向前,双手真气催动,宣纸上还有些湿润的笔迹,立刻就干了下来。

    他轻轻拍拍手,两个小长随走进大殿,小心翼翼地将宣纸带了出去。

    黄锦也跟在他们二人身后,走出了乾清宫。

    朱厚熜今天心里确实有些意外,他修改《大明律》的想法,也并非临时起意,只是今天时机正好,就一次把这件事情做了。

    能替弱者发声不易,但能从一人想到天下人,就更是难得。

    他感慨一声:“王守仁,不愧是阳明!”

    律法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根基之一,自商鞅变法以来,强盛的王朝都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

    《大明律》,共三十卷,460条,延续了自唐以来的中国律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