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20,2005年初的大整合

    回了一次家,江尚发现自己心境都提升了,做事反而变得不急不缓了。正应了那句话,钱是赚不完的。

    慈善基金的反腐,也做得相当漂亮,虽然元气大伤,但不要紧。反正钱也快花完了。包括追回的那笔钱。

    受此影响,其他公司也被普世系高层清理了一批蛀虫。

    然后就是年终奖,各种年终总结之类的大会。他的大致上套路很简单,无非是“继往开来”四个字。

    总结了之前的成绩,告诫不要骄傲,然后以此为起点,继续前进。

    2005年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一年啊。相比起他熟悉的2008年,多灾多难,国际上更是风雨飘摇(次贷危机大爆发啊)。

    现在堪称是暴风雨前的疯狂和巅峰了。

    去年上市了一大批,今年估计还有更多

    他就这么,不急不缓的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普世系六大集团,组建整合,形成以后,他的工作量大为减少。现代管理制度,比如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之类的制度,都能让他的职业经理人知道不能休息,必须再接再厉,因为他们的对手不会休息。

    老板嘛,不就是靠着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获取利润吗。资本论,写的明明白白的。

    正是这比较“轻松”的内外环境,让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内部整合。

    对于普通员工而言,他是开朗,开明而又大方的老板,年会还会上台唱几曲,和大家,开开玩笑。

    可是实际上呢。对于他的高级职员们而言,合伙人而言。

    他却在不声不响的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比如,他提前从老家回到位于陆家嘴北部的微创第一科技园的总部以后。很多位于这里的公司,就在百忙之中,还得接受一次次高层会议的洗礼。

    在拿到优厚的年终奖的时候。他们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好好地休息一下。

    正如江尚说的:“不要放松警惕,现在是关键时刻,也许一个不注意,你的职务和业务,就会被内外竞争对手取代。”

    是的,没错,普通员工开始按计划,轮流放假休息的时候,他们这群高管,却不要指望有任何休息。偶尔放个假,没事,但你要是一直没出现,很不幸,你会被人事部“换掉”。

    职场,就是这么残酷,薪水越高,竞争对手越多,这是常识。你的百万年薪,下面眼红的,也许不是一个两个。

    江尚的整理,很有意思,是按照企业级别来进行的。

    最先处理的,肯定是最高级别的“第一级机构”。

    “老板,按照你的整合,现在您直接控制的第一级机构,只剩下三个,市值最大的是江尚家族信托基金及其基金管理公司,其次是您的家族办公室。在您的一声令下,家族办的两位陈小姐,整合三大公司,分别是cEo是张勇,cFo是张颖,coo是张庆之的亚太区天下控股集团。按照他们的报告,已经陆续整合了讯虎系,欢乐时代系(ht系或YY系),千树系(人人系),最近在整合易搜,闲鱼,carp,东海等公司。企图重新复制一家新的市值数十亿美金的新的小巨头。

    然后是路奇,桑达尔·皮查尹等人执掌的浪卡控股,他们也在整合,但市值规模逐步集中在了能和雅虎,谷歌抗衡的聚友系,其他公司,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实力强劲的金碧集团(动视暴雪母公司)并入聚友系以后,原来的两强合并成一个以后。我们在美帝,并没有能和其直接对抗的互联网集团。恩,有一个,那就是贝宝系。但因为规避美帝监管已经剥离您的直接控制,改为百慕大控股集团(bhG)持有,而bhG。有属于家族信托基金旗下五大控股集团之一。

    理论上已经不是您的个人资产。”

    江尚点点头,有些因为规避税收,政治风险,他的幕僚团,确实做了很多剥离和重组。相比起他一个人,一个团队,显然能兼顾的更多。

    “除此外,你将个人工作室孵化出来的微博控股系的资源,并入了UhG(环球控股)以后。你的个人工作室的市值暴跌了90%。按照您的吩咐,已经整合到了家族办这个大机构里面。

    现在家族办这个机构,实际控制着三大分设机构:天下控股,浪卡控股和您的个人工作室,三大机构。等级均为第二级。”

    这和市值无关,只因为是否紧要。陈美的格局还是太小。能力偏弱,最终他还是不得不让陈琳这个大秘书,当上了家族办的最高负责人——家族办公室主任。陈美转为副主任,但任然担任浪卡和天下控股两个公司的董事会执行董事,在他这个名义上的董事长没时间坚固的时候,她代表自己发言和董事会表决。

    事实上,这么做是正确的,相比起陈美的稚嫩,她的姑姑陈琳可就要干练多了。坏处就是,他没了一个能力突出的大保姆。他的信任秘书,艾米·琼斯和高益两个,明显没那么贴心和细腻。

    但他也没办法。慢慢磨合吧。

    “咱们一个个梳理,先把第一级别机构的事情处理好,然后再去第二级别,争取三月底,把整个体系都梳理一遍。”

    当很多人在房价的时候,欧美早已经重新开始了新的工作。

    他不可能跟着东方员工们一样放假。幸好他参与了去年的总结,那些人表现突出,那些企业表现耀眼,他看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财报和业绩,不会骗他。

    “家族信托基金和普世慈善基金这两个体系,也逐渐成型。最大变化就是为了避税,加蓝对冲基金并入了普世慈善基金名下。以方便全球避税”。

    对冲基金太过于暴利,如果挂在慈善基金名下,那么回报率将会更加恐怖。

    类似操作,国内不太多,主要是类似避税政策的缺乏,也就是没有控制钻,这样就没有意义。但在香江和欧美,及其盛行。

    你会发现巴菲特等家伙每年爆赚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纳税却只有区区几百万美金,甚至几十万美金。这就是他们善于避税的牛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