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算农民和田间地头的辛苦,光是匠人一类的行业,也有不少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一般的人都受不了苦,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愿意做这些工作。有句谚语叫:“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意思是说匠人中有三个行业是一般的人承受不了的,船工、铁匠和卖豆腐的。船工也就是划船的,也叫撑船的,每天要在风雨之中水里来水里去。不但要日晒雨淋,而且有风险,赚来的钱也不多,一般不能够养活一家人,所以一般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干船工。

    打铁的铁匠也好不了哪里去,不但需要足够的力气,而且每天生活在火炉边。一般的人受不了也坚持不住,几乎每一件作品都是铁匠用汗水和心血做成的。最让大家不能接受的事情是铁匠因为需要保持足够的体力和力气,需要大量食用食物。在食物十分匮乏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食物保障体力,铁匠没有办法干活。再说了铁匠做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可以马上变现,除了接到特定的生意,可以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一般的东西需要等待买家上门购买。一旦铁匠做出来的东西不能马上卖出去的话,铁匠不但断了生活来源,而且会失去购买原料的本钱。所以铁匠平时不敢开足马力,担心货物积压,失去了生活本钱。只有接到了大笔订单的时候,铁匠才会开足马力干活。可是这种情况不多,甚至于一个铁匠一辈子也遇不上一两次。许多铁匠自己都不愿意干了,他们经常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干铁匠了。为了减少竞争对手,为了自己的货物可以卖出去,他们逢人便说铁匠工作的辛苦。久而久之大家都说铁匠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需要不少技术,大家都对铁匠行业敬而远之。

    卖豆腐的人,在古代不光卖豆腐,也兼做豆腐。在古代一些行业可以单做,也可以兼做。一些相关联的行业,其实是一家人一起做的。除了粮食、布匹、瓷器、茶叶等等大生意外,一般的小生意都是产销一条龙一起做的。卖酒的人家,一般自己家或者是亲戚家酿酒。卖鱼的人家,有亲戚是渔民或者是养鱼的。卖包子的人家,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作坊。男人在前面卖包子,家人和亲戚在后面做包子蒸包子。卖豆腐的人也一样,不过他们的作坊不在后面,而是在城外郊区。

    做豆腐的原料是黄豆,需要的工具也只有石磨、纱布等等。只要肯吃苦,知道一些做豆腐的窍门,就可以独立完成做豆腐的工作。不过做豆腐不但需要耐心、力气和坚守,更加需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豆腐在古代没有保存设备的时代,属于即食食品,不能隔夜销售的。为了保证大家早上可以顺利买到新鲜的豆腐,所有做豆腐的人都需要半夜起来干活。早一天浸泡好的黄豆,需要当天打磨,当天做成豆腐。就算是一个熟练工,在有人帮忙的情况下,也需要三到四个小时做出来。也就是说他们每天需要晚上十二点起来,磨豆腐、做豆腐,赶在早上三四点前做出豆腐。然后挑着刚做出来的豆腐进城,一边卖豆腐,一边给一些大客户送豆腐。天天这么做,日夜颠倒,怪不得许多人对这个行业望而却步了。

    撑船之所以排在首位,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起在室内工作的铁匠,半天工作半天休息的卖豆腐的,撑船的工作真的是最苦的。如果说铁匠消耗体力,忍受着高温是一种苦难的话,如果说做豆腐的人起早摸黑,每天消耗着体力、耐力,忍受着寂寞和孤独是一种折磨的话,船工的生活比他们更加难以承受。无论是江河湖海,还是哪一个犄角旮旯的小溪上,只要有撑船的人,他们的生活都是极端的。没有人的时候格外寂寞,想找一个人说说话都是一种奢侈。一旦有人需要摆渡的时候,撑船的人又要忙个不停,就连和这些人打招呼的时间也没有。担心有人要摆渡,撑船的人每天天不亮就守着船只,天不黑不会离开。无论是下雨天还是下雪天,就算是大年初一也需要他蹲守着。铁匠只需要忍受高温,撑船的人需要忍受一年四季变化和风雪的打击。做豆腐的人寂寞,撑船的人更加寂寞。撑船的人不但需要毅力、耐力、经验,更加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守信心。

    既然这么苦,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撑船呢?当时的人没有奉献精神,也没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和阶级觉悟。继续撑船工作,原因只有一个,这个工作需要有人做。刚好这个撑船的人也没有其他生存本领,只好这么继续干下去。撑船的事业都是父传子的,也就是说是父亲传给儿子的。撑船的行业不是祖传的,也不可能一直由一家人一直干下去。不过每一户撑船的人,干上两三代是正常的。干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是儿子不愿意干了,只好放弃了这个行业。也有的是因为家里的人发达了,不愿意撑船了。更有一些人没有了男丁,撑船的行业女人不能做,一旦遇上这种事,只好选别人撑船。还有一些地方不再需要撑船的人,直接把撑船的人开除了。

    田阿七,一个撑船的改行当了一个船工,如今在杜老板手下当一个合同工。撑船的属于船工的一种,所以撑船的可以说是船工,船工不一定是撑船的。从广义上说捕鱼的、开货船的、摆渡的等等,这些在水面上讨生活的人,都可以说是船工。只不过撑船的,是所有船工之中最辛苦最低贱的一种。从撑船的行业,转为一个拉货船的船工,田阿七算是走好运了。只不过这种所谓的好运,真的能不能让田阿七过上好日子,谁也不能保证。

    田阿七名字叫阿七,一般的人认为他是她们家里的老七,上面有六个哥哥姐姐,所以他才叫阿七的。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他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田阿六不是他的哥哥或者是姐姐,而是他的父亲。田阿七和他的父亲田阿六都没有文化,也不会取名字,他们的名字是祖传的。田阿七的爷爷叫田阿五,他爷爷的父亲叫田阿四,他的爷爷的爷爷叫田阿三------按照这个计算方式的话,田阿七的儿子就叫田阿八,田阿七的孙子叫田阿九。知道这个规律的人,没有一个不笑地东倒西歪的。

    田阿七八岁就没有了父亲,所以关于家族的事情,都是他从他父亲那里听来的。其中就包括他们是如何来到这个地方撑船的。据说田阿七的祖上是一个赶海的,以前生活在福建沿海的地方。田阿六也是从田阿七爷爷田阿五那里听来的,传说中的田家祖上是捕鱼高手。每一次出海都可以打回满满一船的鱼虾,家里的人吃不完就嗮干。据说当时的人并不愿意和外人做生意,更加不会亲自去卖鱼货。需要粮食或者是生活用品的时候,他们会拿一些鱼货或者是干货和外人换粮食或者是其他的东西。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绝对是十分自由和舒服。

    田阿七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家里的老大,经常带着一家人一起出海捕鱼。当时赶海捕鱼是家里男人的事情,家里的女人在家种地做家务。每一次出海的时候,家里的成年男人就会一起出海,回来之后所有的海货按照出海的人的人数平分。不知道是生活舒服,还是海货十分有营养,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田阿七的祖上也有五六个儿子,算是村上比较富裕的人家。田阿七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父亲,是这个祖上最小的孩子。

    这种生活大家都觉得很平常,以为可以一直过下去。没想到意外发生了,田阿七祖上的大儿子,也就是田阿七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大伯,他带来了一群陌生人。这些陌生人不但很客气,而且送给了村里一些妇女一些她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首饰。虽然这些首饰不是真金白银的贵重首饰,但是大家觉得这些首饰不便宜。当时的大家不但性格淳朴,而且不喜欢随便占别人的便宜,大家纷纷拿出家里的东西和这些人换东西。这些人一边大方地和大家交换货物,一边四处打量着这个相对封闭的村庄。

    谁也没有想到,这群陌生人不但不是好人,而且不是中国人。当天晚上,田阿七的祖上好客让他们留宿,没想到给村子带来灾难。这群人训练有素的分兵三路,第一路赶往村口,为外面的同伴带路;第二路暗中占领村中的要紧部位,处理村中有限的防御力量;第三路想办法拖住村中的男人,不让大家怀疑他们的行为。

    当他们和他们外面的人汇合之后,这些人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他们把守住了村中所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不说,而且把大家的船只全部烧了。然后他们开始对村民进行屠杀和搜索,他们十分熟练地分工合作,看来他们经常做这些事情。一些人负责杀人,被他们杀死的人都是村中的男人和老人。男人有能力反抗他们,老人他们觉得活着浪费粮食,所以男人和老人都需要第一时间杀死。一些人负责搜刮村民家里的东西。这些人不但经验丰富,而且眼光独到,村民家里比较值钱的东西都被他们拿走了。一些人负责抓捕女人和孩子,他们用绳子把女人和孩子绑起来,串在一起带走。最后一些人负责把村民的房子烧了,消除他们所有的痕迹。

    当田阿七祖上开始清醒过来,准备组织抵抗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优势。杀红眼的这些人开始对村民进行大屠杀,许多村民来不及反应就被这些人像割麦子一样杀死。田阿七的祖上一边组织儿子们反抗,一边拉起自己的小儿子往外跑。虽然大家都没有商量过,但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家里的妇女和孩子保护在中间。田阿七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父亲被保护在最中间,身边的孩子是他大哥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亲侄子。当时田阿七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父亲六岁,他的侄子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