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郭嘉和戏志才来到后院,里面有两间低矮的茅屋,院子里种着几颗桃树,桃也翠绿,几个小桃子点缀其中,一个须眉皆白面色红润的老人站在院子中间,看到郭嘉和戏志才走过来,开口说道。

  “山下黄巾又起,你们在山上也无心念书,不如下山去吧”

  “先生,学生学业未成,还想跟着先生再读两年”戏志才开口说道。

  “志才过谦了,以你之才,治理一郡已绰绰有余,你主学治理地方,为师能教你的都教你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水镜先生看着戏志才,对于这个学生太还是很满意的,沉稳,内敛。

  “那我们现在下山能去哪里”郭嘉问道。

  “山下黄巾肆虐,正是你等建功立业的时机,可前去颍阴县助文若一臂之力,也可前去汝阳侯军中出谋划策”水镜先生看着郭嘉,对于这个学子,让他多少有些头疼。

  郭嘉家庭一般,却嗜酒如命,年纪孱弱,有天纵之资,却狂妄自大,怕是要吃些苦头。

  “汝阳候现在何处”戏志才问道。

  “为师得到消息,汝阳候已经到了山下,驻扎在崇高县县城,怕是近日就会兵出崇高,杀向阳城”水镜先生说完,脸上也不免露出担忧之色。

  “阳城可是有三万黄巾士卒,汝阳候带来的士卒不过两千,伏牛山又易守难攻,这么杀过去,不是与送死无异吗”戏志才说道。

  “所有为师才想你二人前去,看是否能劝住汝阳侯,从长计议”水镜先生才说出此次的目的。

  “只怕那汝阳侯,未必肯听”郭嘉说道。

  “传言汝阳候虚怀若谷,善于听从他人劝谏,想必如果你二人据实相告,汝阳候定不会一意孤行的”

  “学生谨记”戏志才深深行了一礼。

  “志才,奉孝,你们这就下山吧”水镜先生说完,转身向茅屋走去。

  郭嘉和戏志才又向着水镜先生的背影行了一礼,向着山下走去。

  颍阴县城东门。

  激烈的攻城已经持续了半月,城墙下倒着一地的尸首,天气已经转暖,刺鼻的气味笼罩着整个颍阴县,黄巾士卒暂时的退去,让城墙的士卒有了喘息之机。

  “清点伤亡,救治伤员,准备守城雷石”一个青年书生开口说道。

  过了一会一个士卒过来禀告说道。

  “荀先生,城墙上可战之人仅剩三百二十一人”

  青年书生听了眉头皱了一下,看了一下远处的黄巾大军,一股股青烟,袅袅升起,显然黄巾士卒正在埋锅造饭,吃过饭肯定会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

  青年书生陷入了沉思,城外还有将近三万的黄巾军,死守怕是守不住颍阴县城了,青年书生眼睛里射出两道精芒,开口对身后的士卒说道。

  “去将所有城门的士卒,集合在东门,等候命令”

  士卒虽然不理解,但还是照青年书生的话去做了,过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东门已经集合了八百多士卒,都是未受伤的各大世家的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