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首映礼上不用邀请就来了很多各国电影界的名人。

    观影票早早的就卖光了。

    有很多电影迷们会在电影节举办期间每天扫场,有的一天就要赶好几场电影。

    大家的首映时间都是尽量错开。

    有些电影首映礼离得远的还要拼命赶路就怕迟到了。

    这也是各个国际电影节的一大奇观。

    可以看首映,还有机会看明星,一举两得。

    帕克安排的首映礼不是小范围邀请的,而是全线放开。

    宣传片就是一部电影的精彩画面合集。

    有很多人都是被宣传片骗进电影院看了影片又大失所望的。

    但只要影片拍的好,还会有人觉得宣传片拍的不够精彩。

    剪宣传片的时候杜雁书是和帕克一起商量来的。

    虽然在拍电影上她有自己的主意,但是帕克毕竟做了这个行业二十多年,非常有经验,该请教的还要请教。

    希影厂的人也过来观影了,丁建业见到岳洋就调侃,“老岳,你是故意的吧?和我们参加一个电影节?”

    岳洋呵呵笑着,“公平竞争!”

    说实话杜雁书对上希影厂的影片还真有点心里没底,那是未来的大导洪运,她知道这次他会获得银狮奖。

    这个时期的大导演还在广电部的雷区边缘反复试探中。

    连着拍的三部影片全都有偷情的戏码。

    这次的《妻妾成群》也是如此。

    大概是杜雁书生长在二十一世纪的阳光下,真的很难理解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应该叫伤痕文学。

    女人要冲破封建的枷锁,想要反抗,为什么一定要用偷-情的情节来表现?

    难道在情事上突破就算反抗了?

    包括后来被禁的《大鸿米店》都是这路子。

    好像女人除了sex压抑,就不能有点其他什么高级想法一样。

    面前这位大导演好像特别偏爱这种,拍的片子里不多说至少三分之一都有女人出轨的剧情。

    这也是很多男性导演喜欢的故事情节或者一种表现手法,站在男人的角度去看女性。

    把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庸。

    在杜雁书看来这是对女性极大的不尊重。

    像秋瑾那样的才是真的冲破封建枷锁的女性代表人物。

    所以为了和这些男人们唱反调,她现在已经在筹拍以真正女权运动为代表的团体人物《自梳女》。

    打破传统礼教束缚,什么三从四德逆来顺受,夫为妻纲这些都靠边站,女人从来都不是男人的附属品!

    当然,也不能单凭一个故事情节就影响片子的优秀,也不影响她对这位导演的佩服。

    在色彩和画面的美学上国内没有几个导演能够赶超。

    要没有这些男人们一次次在国际上冲奖,华语电影也不会那么快在国际影坛上有了一席之地。

    她只不过借着穿越的特殊身份见的多了一些,不然也不可能达到和人家平起平坐的机会。

    杜雁书和希影厂的一行人也都打过招呼,和洪运又交流了一下心得。

    即使她是第五代导演中的异类也丝毫影响不了她现在华国影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