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经过了短暂的慌乱,铁木真终于镇静下来了,就随着孛儿帖来到了她自己的毡帐里,这才明白那新立起来的毡帐是给孛儿帖的,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再跟全家人住在一起很不方便。

    当天晚上,铁木真就住在了孛儿帖的毡帐里,他见到了孛儿帖的女儿红,知道了她一直在好好地等待着自己的到来,之前的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同时他也搞清楚了当初合安达身上为什么会那么香,原来未婚女孩的身上都会带有那种香味的,孛儿帖的身上也有,所以他忽然之间就更加的喜欢孛儿帖了。

    (也许有的读者读到这里会感觉笔者这样写来很不过瘾,铁木真在见到孛儿帖时也太平淡了,一点都不精彩。但历史的真实就是这样的,笔者必须尊重历史,不能随便给历史添油加醋,那样会误导读者的。我保证会把最真实的历史呈现在读者们的面前,同时也会保证故事有足够的精彩,因为蒙古帝国史有太多、太多精彩的故事。)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给铁木真和孛儿帖举行婚礼了,场面很宏大,孛儿帖的亲戚还有好多弘吉剌部与德薛禅一家关系要好的人都来了,有很多人是赶着他们的畜群,带着自己家的毡帐赶来的,所以孛儿帖家毡帐的周围一下子立起了好几百座毡帐,牲畜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并且铁木真还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两位舅舅,作为弘吉剌部大汗的德薛禅早就找到他们了,只是前些年铁木真一家人都在遭罪,东躲西藏的,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没有机会相遇,这一会终于见面了。

    人们纷纷送上了带给新人的贺礼,小到日用品、大到牛羊,铁木真一下子又拥有了好几百只羊和几十头牛,这些他回去的时候都得赶回去。

    相对应的,他的岳父岳母家也杀掉了几十只羊和七八头牛来招待客人,马奶酒以及其他的烈性酒敞开了喝。也没有什么桌椅,宾客们就席地而坐,用大嚼大饮和粗犷的歌声来给一对新人以祝福,这样的祝福诚挚而自然,让铁木真和孛儿帖发自内心的感觉到了幸福。

    这样热闹喜庆的场面进行了好几天,前来贺喜的宾客才渐渐的散去了,之后铁木真在弘吉剌部又呆了一个月,同自己的新婚妻子好好地享受了一下新婚燕尔的甜蜜时光,之后才用十辆勒勒车拉着宾客们的贺礼以及随行的毡帐,驱赶着宾客们送来的牛羊,和岳父、岳母送给他的一百匹马,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由岳父、岳母送了出来。

    因为家里有很多的畜群需要照顾,他的岳父德薛禅在克鲁涟河岸的一个叫兀剌黑?勒的地方就回去了,他的岳母搠坛则一直把铁木真和自己的女儿送到了铁木真的家——桑沽溪畔。

    前往弘吉剌部的时候只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可是回来的一路上他却走了一个多月,因为是带着牛羊、毡帐放牧着回来的,所以走得非常的慢。草原人的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悠闲而懒散,跟在勒勒车的后面慢慢的游牧,但骑在马上又能迅疾如风,挥起马刀就成为了最出色的战士。

    一直到回到了自己的家,铁木真之前一直紧张的心才终于放下了,特别是途径塔塔尔人驻地的时候,他的手就没离开过自己的刀柄。那个时候蒙古草原上非常乱,媳妇没娶到家里没一定就是自己的,连他自己的额吉都是阿布也速该从赤烈都的手里抢来的,你说回来的一路上铁木真能不紧张吗?

    现在终于到家了,铁木真从勒勒车上扶下了自己的新娘子,岳母搠坛则由她自己的女仆扶下了车,跟迎上前来的诃额伦打着招呼,两个人都带着高高的顾谷冠,一副贵妇气质尽显无疑,显得高傲而又优雅,很能说到一块去。

    之后孛儿帖才走上前来给诃额伦见了礼,诃额仑母亲眉开眼笑的看着儿媳说道:“瞧瞧,我们弘吉剌的姑娘就是俊呐,快别多礼了,这一路上累了吧闺女,快点进屋休息休息。”两个人这就是打过招呼了,婆婆认可了儿媳妇,儿媳见过了公婆,就是这样的淳朴而纯净,没有更多的过程。

    铁木真这里虽然没有太多的亲属,原本应该不是没有而是很多的,但是自从阿布也速该去世后就都离散了,目前铁木真还都找不来,但是相当的庆祝活动还是得有一番的,就是铁木真一家人还有周围有数的牧人前来参加,相比于弘吉剌部的婚宴虽然冷清了一点,但还好很悠闲自得。

    三天后虽然孛儿帖和铁木真都十分的不舍,但是孛儿帖的母亲还是得返回弘吉剌部了。

    从弘吉剌部出发的时候,她是带着五十名护卫来的,所以回去的路上倒不必担心什么安全问题了,没人会去冒险抢劫一个带着护卫的半老徐娘,没有了美丽的姑娘孛儿帖,应当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