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云梦小筑

    沈梦柔正拉着成晗菱说话,注意到她的耳坠,笑道:“这孔雀耳坠和小妹极为相配呢。”

    成晗菱听言,摸了摸耳坠,勾唇道:“我也这么觉得。”

    以此开头,两人开始聊起首饰,还约着要一起出去逛街。

    正在这时,成晟旻走进来。

    沈梦柔看到他有些惊讶:“二弟不是在查案吗?”

    成晟旻道:“已经查完了。”

    “这么快?”

    现在离七日之期还有三天呢。

    成晟旻得意道:“有谨博在,这根本不算什么,若不是江凉谆太奸诈,我们昨日就能结案。”

    成晗菱见他身后空无一人,问道:“金帛呢?”

    “昨晚为了盯着安平侯府一夜没睡,我让他先回去休息了大嫂,大哥在不在?”

    若不是想着还得和成晟然商量事,成晟旻也想回去补觉。

    沈梦柔颔首:“他就在书房。”

    “那我去见大哥。”

    成晟旻转身离开。

    成晗菱继续和沈梦柔闲聊,手指下意识摸了摸耳坠,眸中若有所思。

    书房中

    成晟旻将案件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成晟然,同时还把霍谨博的冲动行为说出来,道:“大哥,此事我会在奏折写明乃是我一人所为,谨博帮我甚多,我总不能让他被皇上迁怒。”

    成晟然颔首:“你决定就好。”

    成晟然很了解永康帝,他还不至于因为这件事迁怒,成晟旻揽过去也无妨。

    “这案件比我们想象得还要严重,经此一事,大皇子想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少了大皇子,朝堂的局势会更加严峻,你这段时间小心谨慎,莫要惹出乱子。”

    成晟旻点头:“大哥放心,我明白。”

    “景堂弟那边,我无暇顾及他,你帮我看着点。”

    成晟景被成运昶弄进步军营,这几个月还算老实,没出什么乱子,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成晟然不能不考虑到他。

    “我会派人看着他点。”

    成晟景好赌,只要他不赌,一切都好说。

    成运昶的警告还是有用的,为了保住自己的手指,成晟景这几个月老老实实去步军营点卯,成晟旻也没听说他做出什么错事,总体来说还算可以。

    成晟然又想到霍谨博,这次霍谨博立下大功,若只是简单地赏些银钱,未免太过敷衍。

    或许可以考虑把卖身契还给他了。

    只是此事他还得好好想想,把卖身契还给霍谨博很简单,但霍谨博恢复自由身后,和国公府的关系如何处理却是个问题。

    联姻之事终究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他还不曾和霍谨博提起,总不能冒然告诉霍谨博这件事。

    成晟然和沈梦柔是两情相悦后才定亲,他自己是如此,自然不会把妹妹盲婚哑嫁。

    他本想着一步步来,先让霍谨博和成晗芙接触试试,培养培养感情,结果感情还没培养,就出了大皇子这档子事,彻底打乱了成晟然的计划,让他有些不知该如何处理。

    “大哥,你怎么了?”

    成晟旻不解地看着有些苦恼的成晟然。

    成晟然摇摇头:“你先回去吧,我还有事要处理。”

    等他想好再和成晟旻说此事也不迟。

    成晟旻也没追问,点头离开。

    云梦小筑门口,成晟旻刚走出院门便看到不远处的成晗菱。

    他含笑走过去道:“小妹还没走?”

    成晗菱:“我在等二哥。”

    “等我做什么?”

    成晗菱晃晃自己的孔雀耳坠,问道:“二哥,你觉得我的新耳坠好不好看?”

    成晟旻,直男一个,他根本没注意到成晗菱的耳坠,现在听她提起,才把目光放在耳坠上,他眯着眼睛看了看:“这是孔雀?挺好看的。”

    成晗菱听言,目光骤然变得明亮,嘴角勾起一抹甜甜的笑意:“能得二哥夸赞,可见这耳坠是真的好看。”

    说完,成晗菱便背着小手离开,看她那轻盈的脚步便知她心情不错。

    成晟旻挠挠头。

    她特意等着他就为了问问这耳坠好不好看?

    他的意见什么时候这么重要了?

    成晟旻有点受宠若惊。

    次日,勤政殿

    成晟旻的奏折一早便送到这里,永康帝自从看完奏折后已经许久没有动静,他静静地坐在榻上仿佛没有了声息。

    高应很担心永康帝气急攻心晕过去,时不时就要看一眼。

    永康帝已经陷入自己的情绪中。

    他至今还记得大皇子刚出生的时候他有多高兴,那时候他刚继位根基不稳,大皇子的出生就相当于给他吃了定心丸,向卫国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宣告,他后继有人!

    永康帝对大皇子用的心思最多,大皇子的字就是临摹得永康帝,只可惜他学得不伦不类,永康帝的豪迈大气被他学成了狂妄。

    一直以来,永康帝都知道大皇子的缺点,可他总觉得大皇子哪怕当不了皇帝,当个富贵王爷也是可以的。

    哪怕他做不到爱民如子,可总归不会鱼肉百姓。

    事实证明永康帝想错了,因为一己私欲,百姓的性命在大皇子眼中就如同蝼蚁一般任他宰割。

    为了占有人家的妻子,他不是派人暗杀就是制造意外,甚至还在安平侯府为他自己打造了一个逍遥窟。

    永康帝不敢置信,他登基三十年来一直体恤民情,爱民如子,可他的儿子怎么会长成这个样子?

    永康帝心里既心痛又失望。

    这时,一个小太监低头走进来道:“皇上,大理寺卿钱大人和都察院孙御史求见。”

    永康帝回神,道:“宣他们进来。”

    “是。”

    小太监躬身退出去,钱大人和孙御史很快走进来,两人一脸焦急,不用永康帝询问两人便道:“皇上,京城的百姓已经将大理寺衙门和都察院围起来,求皇上给他们一个公道。”

    高应骇然地抬起头。

    永康帝却想起成晟旻奏折中说的一件事,叹气道:“既然百姓要公道,那就给他们。”

    “可他们说让大皇子赔他们女儿的命。”

    永康帝觉得分外羞愧,将成晟旻写的折子递给他们,道:“此事的后续案件由大理寺和都察院一同审理,下次早朝前朕要知道那个孽子究竟残害了多少无辜百姓,你们若是敢隐瞒半分,朕要了你们的命。”

    两人立刻低下头,惶恐道:“微臣不敢。”

    “另外,命梁天哲回府闭门思过,由赵立言暂代刑部尚书。”

    “是,”高应应声。

    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永康帝对刑部已是极为不满,一个审理天下案件的衙门公然做出滥用职权逼死百姓之事,等大皇子的事情结束,永康帝势必要对刑部大洗牌。

    成国公府

    成晟旻在和霍谨博说外面的情况,“谨博,我真没想到会这么轰动,大理寺和都察院这两个衙门已经被百姓团团围住,别说一个大活人了,就是个苍蝇我估计也能被拦下来。”

    “这两个衙门的主官还是以要向皇上禀报为由才安全地从衙门里出来。”

    霍谨博对此一点也不意外,百姓从来都是一种不可轻视的力量,尤其是在”

    成晟然脸色微变。

    霍谨博早就猜到永康帝会问这个问题,看着永康帝那双苍老混浊却带着一丝锐利的眼睛,坦诚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你是怕朕做出和安平侯一样的选择?”

    永康帝显然看了霍谨博审问江凉广的那份供词。

    “骨肉亲情,皇上心有不忍乃是人之常情,只是皇上身为九五至尊,必然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永康帝笑了:“朕还是第一次听说做皇帝会很痛苦。”

    “世间万物,有舍便有得,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得到了什么必然会在将来失去什么,皇上在享受至高权力的同时,必然也承担着常人不知道的责任。”

    永康帝听得龙颜大悦,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你觉得你得到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霍谨博想了想道:“草民进国公府失去的是自由,但草民得到了一个朋友。”

    “朋友?”

    霍谨博道:“之前,少爷得知草民做的事,大声斥责草民鲁莽,可转眼便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草民说少爷你这是欺君之罪,少爷却道皇上乃是明君,深明大义,只要他愿意功过相抵就不会怪罪他,他说我们是朋友。”

    “草民第一次有朋友,草民说不出那是什么感觉,只觉得很舒服。”

    永康帝听得津津有味,笑骂了句:“那小子真会给朕戴高帽,”转而又感叹道:“朕活了这么多年,只有运昶这一个朋友,每年他回京朕和他都有说不完的话。”

    成晟然在一旁站着,面色平静,心里却赞叹,霍谨博当真擅长洞察人心,仅相处一会儿便摸到永康帝的脾性,不动声色地帮成晟旻消除了欺君的影响。

    永康帝本来只是欣赏人才这才叫霍谨博来见见,没想到霍谨博这般有趣,两人便多说了几句话。

    “晟然,国公府倒是多了个好帮手。”

    成晟然含笑道:“微臣一直觉得谨博能进国公府,是国公府之幸。”

    若不是霍谨博,被六皇子派人劫杀那次,国公府就会遭受难以承受的损失。

    对于这一点,成晟然一直记在心里。

    永康帝又道:“这样的人才合该为朝廷效力才是。”

    成晟然愣了一瞬明白永康帝的意思,道:“微臣正有此打算,”他顿了下又道:“说起来,谨博极为擅长术数,跟在晟旻身边在步军营当差倒是屈才了。”

    霍谨博忙道:“少爷信重属下,能在少爷身边做事是属下的荣幸。”

    永康帝笑道:“你倒是忠心耿耿。”

    成晟然也跟着笑笑,便揭过此事不谈。

    几人又说了会儿别的话,成晟然才道:“皇上,良妃连日来一直给微臣写信道歉,六皇子去守皇陵已将近半年,不如让六皇子回京?”

    永康帝听言面色一冷:“让他回京做什么,继续气朕吗?”

    “在皇陵待了将近半年,六皇子想必已经悔改,六皇子对皇上一直孝顺有加,不如召六皇子回宫给皇上侍疾?”

    永康帝的表情开始松动,几个皇子虽然各有各的不争气,但在永康帝面前表现得都挺孝顺。

    “既然晟然你心善愿意原谅他,便让他回京吧。”

    “高应!”

    高应立刻恭声道:“奴才在。”

    “传旨,宣六皇子回京侍疾。”

    “是。”

    当初六皇子出京毕竟是犯了大错,想要回京自然也需要一个借口。

    成晟然很贴心地帮永康帝想好了借口。

    永康帝精力有限,就说了这么回儿话,他的精神就开始不济。

    成晟然便带着霍谨博告辞离开。

    等离开勤政殿,成晟然道:“谨博,你方才做得不错。”

    霍谨博很有自知之明:“皇上打心眼里没想怪罪属下,属下这才能应对得了。”

    霍谨博本以为见到的永康帝会是一个很有威严的皇帝,但其实不是,他更像一个和蔼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