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拜昨天的那个故事,梅姐对陈艾的态度好了许多,加上陈艾在家里又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未语先笑,伸手不打笑脸人,梅姐也不好找陈三的麻烦。【全文字阅读】甚至还朝他点了点头:“起来了。”

    看到女儿的脸色很好,素娘不知怎么的,只觉得非常开心,笑眯眯地对陈艾说:“你……陈……哎,这事真开不了口。”

    陈艾:“素娘有话请说。”

    素娘道:“事情是这样,这天一天天冷下来,眼见着冬天就快到了。这冬天的菜贵,也没处买去,要不,麻烦你一趟,跑老鸦山我娘家那里一躺。我娘家人答应送给我一车白菜帮子,让我去拉。要不,让和梅姐同你一道去。”说到后来,她声音越发小起来,好象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连连说给陈艾添麻烦了。

    陈艾忙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梅姐嘴快,将事情的情形一一说得分明。

    原来,素娘的娘家是在位于太湖边上一个叫老鸦山的地方,姓郑,是地方上的大姓,日常以种菜为生,种的菜远销苏州、南京,产量极大。这不刚过了重阳,地里的菜已经卖光,却还剩了不少烂菜叶子、白菜帮子卖不出去,可这些东西对普通百姓来说却是做盐菜的好东西。

    郑家的人知道素娘穷,梅姐的几个舅舅就带信过来让素娘母女过去拖。

    往年间,素娘和梅姐因为是女子,也拖不了多少。因此,每次运回来的菜,只够吃一个多月。冬天天冷,野外也采不到野菜,在过年那段时间,素娘和梅姐的碗中也看不到一丝儿菜叶子。

    今年因为有陈三在,他又是个大男人,体力好,自可多运些回来。

    陈艾点点头,既然吃人家的饭,又给素娘和梅姐添了这么多麻烦,也该帮人家做事。而且,这也是一个和梅姐单独相处的好机会,自然不肯放过。

    “这事就交给我吧,不过今天却不成,要不,明天吧?”陈艾点了点头。

    “哪又是为什么呢?”素娘柔声问。

    陈艾回答说:“我今天要去县学读书,胡知县可在那里等着呢,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学业可不能荒废了。”

    二女同时抽了一口冷气:又开始发痴了,前几日说读书还罢了,今日却搬出胡知县来。胡知县什么人,那可是天上的星宿,你陈三不过是泼皮一个,你巴巴儿送上门去,人家未必理睬,怎么可能还专门等你?

    梅姐心中恼怒,面色难看起来。

    还是素娘心软,叹息一声:“他是真的病了,梅姐,你性子急,也别骂他,要不就明天吧。”

    梅姐正要说话,门口却传来一声响亮的笑声:“我听人说陈三疯了装出一副读书相公模样,还不信,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屋中三人同时扭头看出去,却见隔壁的于大婶正在站在门口,好奇地望着陈艾。

    陈艾有些恼火:“谁疯了,我正常得很。”

    于婶却不说话,只上下看着他。

    在她身后,还有一群街坊大娘,一眼看过去,全是三十七八,四十五六的珠黄人老。

    陈艾愕然发现自己正被一群欧巴桑围观,这情形甚是诡异。

    明朝开国不到三十年,百姓被蒙古人统治多年,社会风气不像后来那么保守,因为沾染了胡气,有的时候还非常开放。普通女子也可以随意走动串门。

    就因为社会风气开放,朱元璋才有些看不过眼,这才大力提倡理学,独尊朱、程。于是,在朝廷有意引导下,明朝的社会风俗才逐渐趋于保守和古板,封建伦常这才渐渐确立起来。发展到民国,就演变成吃人礼教。

    陈艾被一群明朝妇女看得心中发毛,知道不能再这里久留,忙站起身来,拿了书,准备出去:“各位大婶大嫂,陈三有要事出门,还请大家借光让让,谢谢,谢谢!”

    可众人还是不肯让出通道,堵着门口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个陈三好象是不对劲,他怎么变得这么会说话了?”

    “是啊,若是在以前,早就开口骂娘了。”

    “还有还有,你看他手上拿的是不是书……他大字不识一个,能看懂吗?”

    听的人抽了一口冷气:“没错的,这个陈三是疯了,不过,好在是文疯子,也不会害人的。”

    “话说,陈三疯了也好,也知道做人了。”

    “应该抓副药吃吃的。”

    “都穷成那样了,还有钱抓药吗?”

    ……

    大冷天的,陈艾额头开始冒汗。

    素娘见陈三如此窘迫,又担心他受到刺激,犯了疯病,连忙对众人柔声说:“各位婶婶大嫂,陈三病了,你们就别说了,让他安静一下。”

    又有人再说:“素娘,我们自看陈疯子,你跑出来做什么,怎么心疼了。听说你要招赘陈三,是不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不对吧,我听人说,这个陈三在没疯前看上的可是素娘,咯咯,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