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话说:

      村里通电的那晚,像其他人一样,二全也感到了过节一般地高兴,家里也燃放了鞭炮。

      而且,二全在燃放鞭炮时,他的心里可是比别人更多着一份高兴与快乐!

      为啥呢?

      首先补述一句:还是早在二全起石头伤了腰之后不久,二全家就依妻子丁素梅的主意,开起了小卖部来。

      二全记得,几天前,他跟媳妇丁素梅到乡镇的批发门市去给自家的小卖部进货——每次他只是负责运回来,至于进啥货,那是媳妇的事。

      到了之后,丁素梅首先就打听鞭炮的事,最后还真的购进了一些五十响一挂的鞭炮。

      当时,二全对此就很有些纳闷,心想这不年不节的,进这么多鞭炮能卖给谁?这不是故意压货吗?而他纳闷地问丁素梅时,丁素梅还故意卖关子,只是一笑,并不告诉他。

      当到了村里通电这天,天刚过晌,就开始有人上小卖部来打听有没有鞭炮卖,说是要庆祝村里通电这件祖老辈子都想不到的大喜事。结果是来买鞭炮的人越来越多,不等天落黑,小卖部里的那点爆竹也就卖了个光。

      直到这时,二全这才明白了丁素梅的心思,心里对媳妇的经营头脑与眼光不得不感到由衷的佩服——当他燃放起鞭炮时,他不由地又想起了这件事来。

      他进而又联想到,自从家里开起了小卖部,丁素梅的待人热情、周到,很快赢得了村里人们的好感与夸赞;时不时地,村里的那些老头老太太们,有人就会对他夸奖丁素梅这个媳妇如何如何、、、、、、

      想起这些,二全焉能不心里乐滋滋的呢?

      也就是自从开起了小卖部,家里多了一份收入,丁素梅因为心疼二全,觉得在山上起石头的活计太沉重,也就不管家里有事没事,过几天就会让二全在家里歇一歇。

      让丁素梅始料不到的是,她的这样做,竟然引起了跟二全在一起干活的那般人的打趣笑谈;有人就这么跟二全玩笑地道:

      “还是人家二全命好,摊上个知道疼人的媳妇,还知道隔三差五就把男人搂在怀里,给吃顿‘细的’。哪像咱这苦命的,被老婆整天拿着当驴使唤,真要是在家闲呆着一天不干活,那一准会被卷爹骂娘,损个一溜十三遭,满耳根子不素净、、、、、、。”

      渐渐地,似乎在二全的那些活计们的思想意识中,二全的歇班在家也就变成了在家跟老婆办好事的代名词——一每当二全歇班后再来到山上干活时,指定就会有人一开口就问他这个事情。

      而他呢?也总是脸色泛红地憨憨地笑笑,含含糊糊地来上一句“哪有那么多的事”;

      看他的那个样子,似乎是即不明确承认,也没坚决否认。

      而他的这种态度,无形之中更是助长了伙计们对他猜想的那份自信——“这事肯定是真的”。

      有一次,二全还跟丁素梅在被窝里说起这事,丁素梅一听,就对二全道:

      “那你就不会说他们是胡说八道?要不就问问他们到底是谁看见了,还是谁听见了?这样不就能堵一堵他们的嘴了吗?”

      二全憨憨一笑,接过话来道:

      “咱不是自己心里有数吗?我往往歇班在家的时候,嘿嘿,咱们不也真是在家里、、、、、‘那什么’吗?”

      丁素梅由不得“噗嗤”笑了,指头一戳点二全的脑门子,嗔怪地:

      “你呀,真是个地地道道的憨蛋!哪有你心眼这样实在的?人家这是跟你开玩笑呢,你还当真格的了?这事上撒谎哄人不算耍鬼,这点都不明白!往后好好记着!”

      自从丁素梅转变了心情,决意跟二全过上一辈子,她对二全的那份夫妻情爱,二全自然是感受得到。

      二全也心知肚明:自己没啥本事,人家跟上自己,那是亏了人家,既然人家对自己有疼有热地这么好,自己还能指望什么呢?自己除了好好的对待人家,再就是尽能力去好好干,尽量少委屈着人家也就是了。

      正是因为心存此念,二全本就是个勤快之人,如此之下,无论家里家外,他就越发显得勤快能干;

      在家里,他搁下筢子拿扫帚,几乎没有得闲的时候——她知道,自己多干一点,媳妇就能少劳累一点。

      就是上山起石头的活计,他也是想尽量多去干点,多挣一点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