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金爱红一家回到县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吃完饭回到自个儿屋里,想到同样是生闺女,刚刚饭桌上妯娌对闺女的态度,孩子饿得哇哇叫也只顾着自己的嘴。

又想到白天爱民媳妇对闺女的态度,先是抱着不离手,接着又乐呵乐呵的逗着玩儿。

她感叹投胎真的要投对呀。

陈大见她叹气便问,“怎么了。”金爱红便把这事儿给他说了听。

陈大听了也是叹气连连,他也没有想到自家兄弟做事儿这么不着调。

他摇了摇头说道:“虽说是兄弟,但终归各自成家了,你平时看不惯也别跟他们吵,咱管好我们自己就行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你以后也让咱闺女离她远一点吧。”

虽然陈大没有明说她具体指的是谁,但两人心中都明白他。

陈大心想,她连自己亲闺女都容不下,更何况只是侄女儿的自家闺女啊呢。

想到这儿,他不禁回忆起以前,猜测有没有在他们没有发现的时候,闺女就被她欺负过呢?

现在知道老二两口子是啥样的人了,不由想着有其父必有其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类的。

他最后又添了一句,“以后几个孩子还是不要管这么严禁了,让国荣国平他们出去找人玩吧,家里待多了不好。”

这个不好显而易见说的是什么。

金爱红翻了翻白眼儿,知道某人是担心是家里几个孩子被带坏。心想,等你后知后觉的时候,孩子早就救不回来了。

没好气的说道:“国荣国平平时一直是跟楼下的小胖玩。小芳也是出去找她的小姐妹,哪用得着等你发话呀。”

平时并没有怎么注意孩子的成大此时不敢在吭声了。

陈家的气氛充满诡异。

而此时金家却是充满喜气的。

回娘家的两个媳妇回来的时候都是满脸笑容。

毕竟谢亚芳给了东西着实不轻,都给他们在娘家挣了面子。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闺女再回娘家就是客人了,从婆家带回去的东西多娘家人的面上就会好看几分。

同时在娘家喜欢眼里你这个嫁出去的闺女也不是回娘家占便宜的,所以娘家的哥哥嫂子弟弟弟媳妇儿啥的就会给你个好脸色。

不然总会阴阳怪气给你看。

今天住周淑芬和张荷花在娘家过得还是蛮通畅的。

当然,从婆家带回去了东西,娘家那边肯定也是要回礼的。

周淑芬娘家回了一背篓的冻梨。

而张荷花娘家则心疼张荷花男人平时不在家,要依仗婆婆谢亚芳生活。

不管张荷花怎么解释谢亚芳对她怎么好,都执意的给了一包糖。

谢亚芳接过来的时候扬了扬眉。

这包糖已经开始化了,这种情况其实在村里还是挺常见的。

每个人总是会有三五个亲朋好友的,寻常来往总避不开人情往来,今天你说我一包糖,明天我回里一蒌鸡蛋。

条件差的人家收到重礼时就会规规整整放好,等到下次别家走亲戚就重新送出去。这样既避免了家里穷,拿不出其他好东西时的尴尬,又极大地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显然,张荷花娘家就是其中的一家。这包已经化了一半儿的糖不说所料,已经经过了好几家人的手了。

谢亚芳也知道张荷花娘家人的情况,要拿出这一包糖张家人接下来一年的时间怕是都会很拮据的过的。

当着众人的面也没有说什么,等人都散了谢亚芳才到隔壁张荷花他们屋里。

走了一天的路,才两岁的金家波已经呼呼大睡了。

张荷花对谢亚芳的到来有点意外。

“娘,你怎么来了?你有什么事吗?”

谢亚芳拉着她的手,说道:“爱军不在家,平时你有啥事儿呢就跟娘说。大家不是什么外人,你两个哥哥嫂嫂呢也不是什么坏心肠的人,你平时什么事儿需要帮忙就直接说一声就是,千万不要客气。”

虽然惊讶谢亚芳突然来找她说话,但张荷花还是认真的点头,“我会的娘。”

说实话,金家对她是相当不错了。

就连去食堂帮工的这个活儿都是跳过了大嫂周淑芳二嫂石慧直接落到她头上的。

两个嫂子没有闹,其中,肯定是谢亚芳出了大力气的。

她怎么能不感激呢?

谢亚芳拍拍她的手,又问道“今天回去还顺利吗?你娘你爹他们身体怎么样了?”

张荷花笑着回道:“都好都好,除了娘的腿还是像以往一样,一到冬天就痛。我爹呀,他们都挺好的。”

谢亚芳点头,“那就好。”

听到谢亚芳关心自己娘家。

张荷花只觉幸运,真的很幸运自己嫁到了金家。虽然男人一年到头都不在家。但为人忠厚有担当,虽然不在家,但家里人好相处。

她真的很知足了。

“谢谢娘……”

·

过年这几天,本应该是各处走亲戚的时候,但金家的亲戚并不多,离得近的也就是金爱国三兄弟他们二爷在。

但又因为当年金二爷和金爱国他们爷爷奶奶闹得并不太愉快,所以说虽都住在大山村,但两家的关系也只能算是一般。

所以这几天金家倒得了清静。

等各家亲戚走的差不多了,这个年也过的差不多了。

大队长开始组织社员们开垦土地修置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