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娘我们回来啦!”

“外婆,外婆!”

远远的喊声已经传了过来。

沉寂的院子瞬间被欢快的声音打破了。

金爱红的三个孩子率先跑进了院子,一看到金爱民,先前的活泼有些收拢,带着孩子见到大人后有的羞涩,拘谨的喊了声二舅。

“诶。”

金爱民早就听到了大姐一家的声音,他扔开斧头,拍了拍手上的灰。

“家玉,还不快带哥哥姐姐进去歇一歇。”

站在门口张望的金家玉点点头,悄悄打量了不常见的三个哥哥姐姐。

因为嫁得有点远,金爱红和金家的走动并不是很多。

一年到头,除了有事外,都是过年了才带着一家人回到娘家。

毕竟她和陈姐夫都是在厂里上班,平时的时间也有限。

偶尔谢亚芳去县里一趟会到闺女家坐坐,看看闺女外孙儿外孙女。

每一年,就连金爱红回娘家的次数都有数,更别说孩子了,也就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带回家。

所以两家的孩子距离上次见面已经有一年了,当下都是有些陌生的。

不过金家玉没忘记老爹的吩咐,对三个哥哥姐姐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

“大表哥,二表哥,表姐我们一起进去吧。”

陈家的三个孩子立即点头,跟着小堂弟的步伐。

随后,一个长得浓眉大眼的女人也进了院子,她双手都提着东西,进来一看到金爱民,很是高兴。

“二弟!”

“大姐你回来了啊。”

又和跟着金爱红进来的长相有点斯文的男人打招呼。

“大姐夫。”

“你们怕是累坏了吧,快进屋里,娘可是早早就盼着你们回来呢。”

“我们没有耽搁时间,一早就往这边赶了。”

可县里距大山村始终有那么长段的路,也没办法。

金爱民和陈姐夫在院子里聊着天,金爱红不掺和他们男人的话题,便把东西都提到谢亚芳屋里放去了,再跑到厨房找人。

厨房里,谢亚芳正在用开水给几个孩子冲麦乳精,知道人要来,她早早地把开水烧好装暖瓶里的。

这不,人一来就可以直接冲泡了。

她对围着她的四个孩子问道:“你们吃柿饼不?正好下着麦乳精吃。”

问了也不等人回答,转身就要去拿。

“娘,我去拿吧。”金爱红摁住她的身影说道。

谢亚芳犹豫,“你去拿你知道我放哪儿吗?”

金爱红:“嘿,屋里就那么大,总能找到的。”

关键是谢亚芳放东西的习惯她很了解,几十年都不变。

好吧,见金爱红非要去拿谢亚芳也就依她了,正好她也想要和外孙外孙女多待一会儿,毕竟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

只有陈表哥陈表姐看着娘的背影心里有点不好的预感,不过片刻便甩出脑袋,高高兴兴地听金家玉说着他平时和村里小伙儿们上山上坡的趣事儿。

都是些孩子,就这么一会会儿,就能和谐地在一起玩了。

谢亚芳就听着旁边孩子的笑声叫声,烧火把饺子下到锅里去了。

这饺子还是昨晚儿谢亚芳和两个媳妇包好了的。

没一会儿,金爱红便走了进来。

“来,闺女小子们都过来吃柿饼啦!”

金家玉和陈表哥陈表姐高兴地拥了上去。

“来了来了。”

“娘,好吃吗?”看到金爱红嘴里在嚼动,她闺女好奇问道。

陈爱红对闺女点了点头,“挺好吃的,就是吃多了会腻。”

几个孩子看到陈爱红手里只缺了一个角的柿饼,都捂嘴偷笑。

哎呀,娘(大姑)也太没用了吧,只吃这么一点点就腻了,他们肯定至少能吃两个。

嘿嘿嘿。

所有小孩都满眼期待地望着金爱红。

金爱红明白小孩的意思,直接两手一撕,缺了角的柿饼就分成了两半儿,再一撕,就成了四块儿了。

四个孩子,一人一个,刚刚好。

四个小孩呆呆地看着她。

金爱红拿着柿饼的手冲他们一舞,“咋?刚才不还急着要吃吗?来啊,我都给你们分好了。”

谢亚芳气打一处来,没好气地吼她,“干什么干什么!你娘我就是这么抠的人吗?让你拿东西你就拿这个一个?!”

话里的抠指谁已经很明显了。

金爱红没理自己娘的话,对几个小孩道:“吃不吃?不吃我就全吃了哈。”

话落之后又添了一句,“吃完怕是真有点腻了。”

哎呀,一听这话几个孩子顿时急了,少虽少,但也能尝尝味道嘛,看那大小,一口咬小点,也能吃到两口嘛。

“要吃的要吃的。”

金爱红满意的笑了笑,看到几个小孩都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儿柿饼后不哭不闹,乖乖地咬着,模样乖得不得了。